智库动态
首页 >> 智库动态
我校智库专家参加第二届扬子江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并做专题报告
2021-06-29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讨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推动水污染防治设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6月24日,第二届扬子江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暨江苏省水污染防治设备产业强链发展峰会在南京生态科技岛举行。据了解,此次论坛(峰会)由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江苏省水污染防治设备产业强链专班共同举办,是2021南京创新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人文社科处高晓琴处长、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汪辉教授、邓德强教授、葛之葳副教授、马欢欢老师、杨楠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同学参加了论坛。


论坛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蔡美峰教授出席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武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任洪强作主题报告;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戚玉松、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于红霞、南京市建邺区副区长郁健等分别致辞。

本次论坛设置“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两个分论坛。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及协会的近20位绿色低碳与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及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献言献策,共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探讨绿色低碳实践、推动环保科技创新。


我校葛之葳副教授受邀作碳中和与碳汇林业”专题报告,面对国内对林业碳汇能力和碳排放交易收益的两大质疑,阐明了人工林的造林、营林碳汇对生态补偿(即生态产品价值化)的重要意义,提出“碳交易缺少卖方、忽视土壤碳库潜力、忽视经营性碳汇、碳汇计量未保留基线情境”四大问题,强调生物多样性应与固碳双赢,提出“林业碳汇成为碳排交易市场外部循环重要补充”的期望。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扬子江中心将联合生态环保领域各合作单位机构,当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先行者,以先进的科学理念和科技手段为江苏省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